• 中文核心期刊
  • 国家A类学术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饲料 ›› 2021, Vol. 1 ›› Issue (2): 24-28.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10207

• 科学实验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饲料原料的体外发酵性能及产甲烷潜力

  

  1. 安阳市农业环境监测站,河南安阳 455000
  • 出版日期:2021-01-20 发布日期:2021-01-22

  • Online:2021-01-20 Published:2021-01-22

摘要: 优化日粮配方是减少反刍动物甲烷产生的最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体外瘤胃液发酵技术,对14种饲料原料(糠麸、植物蛋白和谷物)体外发酵性能相关性及产甲烷潜力进行评估。根据各成分的产甲烷量将饲料配方分为高产、中产和低产类型,然后进行体外发酵,以确定实际产甲烷量及其对消化率的影响。结果:3类原料中总可消化养分水平最高的分别是棕榈粕、玉米DDGS和小麦。糠麸原料pH与除乙酸与丙酸比值外的所有参数均呈负相关,而乙酸与丙酸比值与除pH、CO2外的所有参数均呈负相关,植物蛋白原料pH和乙酸与丙酸比值呈正相关,而这两个参数与其他参数呈负相关,而谷物原料为基质进行体外发酵时,pH与乙酸与丙酸比值为正相关,而与其他参数表现为负相关。当以玉米皮、棉粕和大麦作为基质孵育72 h后,甲烷产量最低,而以本地麸皮、豆粕和玉米为基质时,甲烷产量最高。结论:低产甲烷饲料配方可以降低甲烷产量,但提高了非纤维碳水化物、总可消化养分和挥发性脂肪酸产量。


关键词: 体外发酵, 饲料原料, 甲烷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