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国家A类学术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综述论文

检测分析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鸡腹脂中四种天然黄色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翟彦伟, 聂玲玲, 吕润豪, 宋伟光
摘要1)      PDF   
为研究鸡腹脂中四种不同天然色素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实验对5种不同来源的鸡腹脂进行色素成分的检测分析。样品经含有0.5%BHT的二氯甲烷/乙腈(3:2,V/V)混合溶剂萃取,10%无水硫酸钠溶液及正己烷分离,有机相合并浓缩后正己烷溶解定容,部分溶液加入2 mL的4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涡旋皂,1 mL醋酸酸化后利用10%无水硫酸钠溶液及正己烷分离,有机相合并浓缩后正己烷溶解,利用无水硫酸钠分别将皂化前后溶液除水后0.22 μm有机滤膜过滤上机检测|液相条件为正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730:270:15,V/V/V)等度洗脱,流速1.4 mL/min,445 nm波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31 ~ 1.57 μg/mL,R2=0.9999,RSD为2.68% ~ 4.81%,检出限为0.05 mg/kg,当叶黄素添加量为0.8 ~ 3.3 mg/kg时,回收率为96.74% ~ 109.10%|该方法能够满足同时检测鸡腹脂中四种不同天色黄色素成分含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研究鸡腹脂中黄色素的着色规律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鸡腹脂|皂化
2024, 1 (9): 107-112.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50011-04
磺基水杨酸提取鱼粉中生物胺条件优化研究
史 莹, 吴振洲, 刘宇彤, 金俐延, 赵虹霏, 邵彩梅
摘要1)      PDF   
本实验旨在对磺基水杨酸提取鱼粉中3种生物胺的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溶液种类、称量质量、提取溶液浓度、超声时间4种因素对生物胺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优化后的条件,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及质控样品实验,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优选生物胺提取的最佳条件为:称量质量0.5 ~ 1.0 g、磺基水杨酸浓度1.0%、超声时间30 min。加标回收率101% ~ 105%,组胺质控样品实测值458 mg/kg,指定值(452.8±64.9)mg/kg,结果可靠。通过磺基水杨酸提取鱼粉中的生物胺、茚三酮作为衍生试剂,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鱼粉|磺基水杨酸|生物胺|正交实验|氨基酸分析仪
2024, 1 (9): 113-117.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50043-02
豆粕抗营养因子的检测技术研究
侯金丽
摘要10)      PDF   
豆粕营养物质丰富,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饲料中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日粮添加适当水平的豆粕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但豆粕本身除了含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外,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动物摄入过量水平的抗营养因子容易出现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低下等问题。因此,饲喂动物前最好对抗营养因子进行检测。本文主要针对豆粕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进行分析,并归纳了多种常用和前沿的检测技术,力求为饲料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豆粕|抗营养因子|检测技术|饲料安全
2024, 1 (8): 56-59.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40814
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张 燕, 王 园, 杜 涓, 李施垚, 郑 越, 王春媛, 齐景伟, 安晓萍
摘要14)      PDF   
本实验旨在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快速预测发酵玉米芯中多糖、还原糖含量,为定量检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玉米芯深加工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105份微生物发酵的玉米芯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和DNS法分别测定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不同预处方式和不同波长建立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多糖模型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1阶导数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2、9.28、9.3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37|还原糖模型采用1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化(Detrend)的方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84、4.03、4.04,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2.48|预测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85、0.88。本研究构建的NIRS模型校正和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均较大,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建立的模型有助于发酵玉米芯多糖、还原糖含量活性成分的筛选。
[关键词] 玉米芯|多糖|还原糖|近红外模型|偏最小二乘法
2024, 1 (7): 101-108.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30066-0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渔用非药品类投入品中喹乙醇、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
时文博, 韩现芹, 王愿宁, 陈永平, 吴玉凡, 钱 坤
摘要11)      PDF   
本实验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测定渔用非药品类投入品中喹乙醇、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共8种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使用乙腈作为提取剂,在避光的环境中对投入品中的8种药物进行涡旋超声提取,使用固相萃取柱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后仪器分析,液相色谱以水和乙腈作为流动,使用BEH C18色谱柱对药物进行分离,质谱使用正负离子切换模式进行同时扫描,喹乙醇和硝基呋喃类药物使用基质匹配标线外标法定量,氯霉素类药物以氘代氯霉素作为内标物使用基质匹配标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喹乙醇和硝基呋喃类的线性范围为0.5 ~ 20.0 ng/mL,氯霉素类的线性范围为0.2 ~ 20.0 ng/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87 ~ 0.9996,8种药物的方法检测限为1.0 ~ 2.5 μg/kg,定量限为2.5 ~ 5.0 μg/kg。使用2种空白投入品进行3个浓度的加标实验,回收率为75.5% ~ 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2.8% ~ 10.2%。本方法可同时对8种药物进行提取测定,检测效率较高,同时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以用于渔用非药品类投入品中8种药物残留的测定。
[关键词] 非药品类投入品|同时测定|喹乙醇|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
2024, 1 (5): 108-114.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30010-11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唐 雯, 黄 媛
摘要19)      PDF   
为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分析方法,实验通过高温高压法对饲料进行前处理,而后衍生,以乙酸钠-甲醇为流动相,分别在不同波长下对维生素B1和B2 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在 0.03 ~ 5.00 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9|加标回收率为92.7% ~ 98.1%|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6 mg/kg,定量限分别为0.15、0.18 mg/kg。本方法对饲料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测定,具有便捷、准确的优势。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饲料|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2024, 1 (3): 113-117.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20045-0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罗丹明B和酸性橙II等6种染色剂含量
李 宏, 贺习文, 晁娟娟, 李 俊, 武治勇, 杨 森
摘要13)      PDF   
本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QuEChERS快速净化方法,旨在建立禽用饲料中苏丹红等6种化工染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C18+PSA净化材料净化,净化液经Hypersil GOLD C18反向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双扫描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以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4种苏丹红和酸性橙II检出限(LOD)为0.5 μg/kg,定量限(LOQ)为1.0 μg/kg,罗丹明B LOD为0.05 μg/kg,LOQ为0.1 μg/kg。添加回收率为90% ~ 110%,相对标准偏差<10%。本研究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等优势,可实现禽用饲料中6种化工染料的准确定量分析,为禽用饲料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禽用饲料|苏丹红|罗丹明B|酸性橙II|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
2024, 1 (3): 118-124.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30014-11
SPE-HPLC-UV法测定绞股蓝提取物中皂苷的含量
陈 晗, 杨悠悠, 赵青余, 张军民, 余雅男, 张 凯
摘要12)      PDF   
本试验旨在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SPE-HPLC-UV)对绞股蓝提取物中绞股蓝皂苷XLIX和皂苷A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Kinetex C18色谱柱(150 mm × 4.6 mm,2.6 μm)分离,流动相乙腈/水,柱温40 ℃,检测波长203 nm。依照此法测定绞股蓝粗提物中三萜皂苷XLIX和皂苷A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绞股蓝皂苷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平均回收率为91.38% ~ 98.4%,相对标准偏差为0.69% ~ 2.48%。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且简便快速,适用于绞股蓝提取物中绞股蓝皂苷XLIX和皂苷A含量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 绞股蓝提取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法|绞股蓝皂苷|含量测定
2024, 1 (3): 125-129.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120061-01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构树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
赖红芳, 潘立卫, 韦雪梅, 覃国乐, 黄秀香
摘要20)      PDF   
文章建立一种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构树饲料中的氨基酸方法。采用酸水解样品,研究氮气通入、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液浓度对水解的影响,找到最佳的水解条件|样品水解后,用OPA柱前衍生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水解的最优条件为:通入氮气作保护气,用6 mol/L的HCl溶液在110℃下水解24 h。杂交构树饲料的总氨基酸为8.53 g/100 g|野生构树饲料的总氨基酸为7.11 g/100 g,与常用的玉米饲料氨基酸总量相当。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快速、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为构树饲料中的成分检测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HPLC|构树饲料|氨基酸|邻苯二甲醛
2023, 1 (20): 74-78.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2019
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 燕, 王 园, 杜 涓, 刘 娜, 齐景伟, 安晓萍
摘要13)      PDF   
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价值,在饲料检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饲料品质是饲料外形与内质的体现,传统检测方法以及新兴技术是目前主要的饲料品质评价技术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主要的两大类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检测包括感官检测和化学性检测。感官评审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是评价饲料品质的最基本方法|与感官评定相比,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更为客观、准确,但耗时耗力、成本相对较高。新兴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但目前有些方法还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准确率。所以在畜牧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综合利用检测方法,才能快速、高效检测饲料品质,为饲料产业高效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饲料品质|计算机视觉|光谱技术|技术联用|技术小型化
2023, 1 (19): 108-112.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110018-08
自动复合硅胶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多氯联苯
王紫豪, 崔 娜, 冯超林, 赵文玉, 王 石, 王培龙, 苏晓鸥, 王瑞国
摘要23)      PDF   
本实验基于自动复合硅胶柱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旨在建立同时检测饲料及饲料原料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IN-PCBs)的方法。样品中的IN-PCBs经溶剂加速萃取后,采用复合硅胶净化柱正压自动净化处理,应用岛津GCMS TQ8050三重四级气质联用仪检测,同位素稀释法定量。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 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平均相对响应因子为0.91~1.14;检测限为0.6~8.2 n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1%~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13.0%。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前处理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能够满足饲料及相关产品中IN-PCBs监测与风险评估的需求。
关键词: 自动样品前处理|饲料|多氯联苯|检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3, 1 (17): 97-103.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110021-01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对犬猫益生菌产品的检测及分析
许 佳, 张东阳, 张文府, 宋彤星, 汪 韬, 李 明, 张广智, 姚 婷, 李 俊, 兰新财, 余东游
摘要17)      PDF   
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类犬猫用益生菌产品在市场涌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市售益生菌产品中含有的菌群进行检测,分析犬猫用益生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推动犬猫用益生菌市场的健康发展。本实验从市售犬猫用益生菌产品中随机购买了26款样品,运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了每种样品中益生菌的组成。检测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在犬猫用益生菌产品中的使用率比较高,含有多种益生菌的复合益生菌产品占据当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实际测定结果与产品标签上标示的菌种对比显示,26款产品中仅有1款与其产品描述成分完全相符,占3.85%,其余96.15%的产品均与其产品描述有不同程度的不符之处,主要表现为菌种缺失或(和)含有其他混杂菌种,有的甚至包含致病菌。由此可见,目前市售犬猫用益生菌产品还存在较多问题,产品质量亟待提高,还需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与管控,以保障宠物益生菌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宠物|益生菌产品|宏基因组|菌群结构|质量和安全
2023, 1 (17): 104-110.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100034-08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索纹纹, 李小玲, 刘伶俐, 杨 霄, 万译文
摘要14)      PDF   
建立了一种高效测定饲料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C/M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5%(V/V)甲酸化乙腈提取,提取液经EMR-Lipid dSPE柱去脂、EMR polish粉吸附净化,在40℃下用氮气吹至近干,采用乙腈-磷酸二氢铵(20:80,V/V)溶液复溶,过0.45 µm尼龙滤膜后用HPLC法测定,或采用20%乙腈水溶液复溶后,过0.22 µm尼龙滤膜后用HPLC-MS/MS法测定。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 77.8%~112.1%,相对标准偏差为3.09%~7.28%。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饲料中甲苯咪唑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甲苯咪唑|氨基甲苯咪唑|羟基甲苯咪唑|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饲料
2023, 1 (16): 61-64.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1616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羊毛粉中15种元素
杨赵伟, 张 洋
摘要25)      PDF   
本研究旨在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羊毛粉中15种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显示:微波消解使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消解体系可以完全消解羊毛粉,使用ICP-MS测定15种元素检出限为0.0001 ~ 0.1 mg/kg,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5 ~ 1.0000。人发标准物质验证结果在标准值误差范围内,回收率为95.28% ~ 107.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 ~ 4.73%。羊毛粉中检出大量的元素,有害重金属低于饲料卫生标准。研究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适用于羊毛粉中15种元素的通量检测,羊毛粉中无机元素含量丰富且符合饲料卫生要求。
[关键词]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羊毛粉|蛋白饲料
2023, 1 (15): 118-122.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020014-04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蛋中5种硝基咪唑类兽药残留
周一卉, 王 涛, 贾 铭, 马 莹
摘要22)      PDF   
本试验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旨在建立鸡蛋中甲硝唑、迪美硝唑、奥硝唑、罗硝唑和替硝唑等5种硝基咪唑类兽药残留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鸡蛋样品采用5%NaCl溶液-乙腈-乙酸乙酯提取,经MCS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C18色谱柱进行分离,0.1%甲酸-1 mmol/L甲酸铵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分析,以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 ~ 0.1 μg/kg和0.2 μg/kg,回收率为76.09% ~ 117.73%,相对标准偏差为0.79% ~ 13.13%,精密度较好。5种硝唑咪唑化合物在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1 ~ 0.9995。综上,本方法简单、准确、可靠,能满足鸡蛋中5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硝基咪唑|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鸡蛋
2023, 1 (13): 101-105.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110030-02
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饲料中乙撑脲和乙撑硫脲残留量
吴剑平, 严 凤, 张 婧, 王 博, 黄士新, 曹 莹, 张 晶
摘要24)      PDF   
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饲料中乙撑脲(EU)和乙撑硫脲(ETU)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取均质后的水产饲料样品经1%(V/V)氨水乙腈溶液提取,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进行脱水和盐析,高速离心分层后,取适量乙腈层溶液经0.1%(V:V)甲酸稀释后,用20 mg季铵盐(PSA)进行样品净化并以10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使用石墨化炭黑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与0.1%甲酸乙腈,采用梯度程序进行洗脱,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乙撑脲和乙撑硫脲在10 ~ 1000 μg/k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5 μg/kg,最低定量限为10 μg/kg,添加回收率为77.66% ~ 106.3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10%。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适用于水产饲料中二硫代甲酸酯类农药所引入的乙撑脲和乙撑硫脲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 乙撑脲|乙撑硫脲|二硫代甲酸酯类农药|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023, 1 (13): 106-112.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080012-06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饲料中14种禁用和限用抗氧化剂
张慧敏
摘要20)      PDF   
文章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筛查饲料中14种抗氧化剂的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溶解后用乙腈提取,以C18(3.0 mm×100 mm,1.8 μm)色谱柱分离,1.5%(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0~30℃,在25 min内实现了对饲料中14种抗氧化剂的快速测定。14种抗氧化剂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回收率为85.2%~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5.0%~9.2%。该方法可同时快速分析饲料中14种抗氧化剂,弥补了饲料中抗氧化剂检测方法检测种类较少、检测时间较长的不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抗氧化剂|饲料
2023, 1 (12): 72-75.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1218
甘肃3种中草药加工副产物中关键药效成分含量分析
王 娜, 黎 天, 尤宏争, 毕相东, 戴 伟, 阮威霖, 陈 云, 丁子草
摘要25)      PDF   
目前,无抗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中草药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甘肃地区3种中草药加工副产物(大黄边角料、当归侧根和党参杆)中关键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作为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边角料、当归侧根和党参杆中浸出物含量均可达到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标准。大黄边角料中游离蒽醌含量(0.630%)明显高于大黄中游离蒽醌含量(0.288%)。当归和当归侧根中阿魏酸含量相差不大,分别为0.113%和0.118%。党参杆中党参炔苷含量为0.178%,略低于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0.193%)。
[关键词]中草药加工副产物|关键药效成分|无抗养殖|水产饲料添加剂
2023, 1 (12): 76-80.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31219
《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国家标准修订解读
张凤枰, 佟建明, 张艳红, 李德祥
摘要10)      PDF   
本文对修订的GB/T 13087-2020《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进行解读。本次修订增加了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异硫氰酸酯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应用,更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白芥子酶的制备和用量、气相色谱条件和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删除了银量法。经实验验证,修订后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2 mg/kg,定量限为5 mg/kg|在0 ~ 2.0 mg/mL内,丙烯基异硫氰酸酯、丁烯基异硫氰酸酯和戊烯基异硫氰酸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均与质量浓度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精密度实验RSD为1.53% ~ 9.96%|方法回收率为83.6% ~ 106.9%、RSD为0.30% ~ 8.67%,修订后的国家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饲料原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
[关键词] 饲料|白芥子酶|气相色谱法|异硫氰酸酯|国家标准修订
2023, 1 (11): 93-101.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060051-05
多重PCR-膜芯片技术快速检测饲料中6种致病微生物
魏书林, 李文静, 宋 荣, 李丽蓓, 王培龙, 冯超林, 张 维
摘要10)      PDF   
本实验基于多重PCR与膜芯片核酸杂交技术,旨在构建同时检测饲料及原料中6种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检出限及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重复性、再现性和特异性,综合检出限为培养前1 ~ 5 CFU/mL(核酸样本为0.01 ng/μL),可实现对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6种致病微生物的高通量检测,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多重PCR-膜芯片技术可成为饲料及原料中微生物污染快速、高通量筛查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多重PCR|膜芯片|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饲料
2023, 1 (11): 102-106. 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070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