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核心期刊
  • 国家A类学术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饲料 ›› 2022, Vol. 1 ›› Issue (21): 86-91.DOI: 10.15906/j.cnki.cn11-2975/s.20220101-08

• 添加剂 •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种防控奶牛产后酮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应用

  

  1. 邵丽玮1,  郭建军2,  冯   曼2,  王亚男2,  符   乐1
    张洪伟2,  范京惠3,  安永福1,  王晓芳1 *
    (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0| 2.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3.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 出版日期:2022-11-05 发布日期:2022-12-12

  • Online:2022-11-05 Published:2022-12-12

摘要: 为探讨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防控奶牛产后酮病方面的应用效果及适宜添加剂量,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依据胎次、体况评分、上一泌乳周期单产相近的原则,选20头新产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牛。I组为对照组,II组、Ⅲ组、IV组为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于产后4 ~ 30天在常规日粮中每天每头牛按低、中、高三个水平(80、100、120 g)添加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每头牛早上饲喂的时候人工饲喂添加剂,保证每头牛每天按规定添加量完全饲喂。每头牛试验期27 d,每9 d为一个采样周期。其他饲养管理按牛场原有程序常规进行。试验结果显示:由于奶牛个体差异较大,虽然添加不同水平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但Ⅲ组产奶量提高水平最大,比I组提高51.34%。乳指标中Ⅲ组到第30天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 < 0.05),比I组降低56.60%,其他乳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血清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各组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β-羟丁酸到第30天Ⅱ组和Ⅲ组显著低于Ⅰ组(P < 0.05),均降低20.65%,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 > 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Ⅲ组比I组酮病发病率、产后首次配种时间、妊娠配种次数分别降低100%、3.84%、8.57%,首次情期受胎率提高60%,乳房炎降低100%。综合考虑,该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乳品质、血液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产后酮病、繁殖性能及其他疾病死淘情况均具有改善作用,整体Ⅲ组表现较优,建议该发酵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新产牛中的推荐用量为100 g/(头·d)。
[关键词] 奶牛|产后酮病|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关键词: 奶牛, 产后酮病,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中图分类号: